有备无患

词典解释

患:祸患,灾难。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

1.【解释】:患:祸患,灾难。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

2.【出自】:《尚书·说命中》:“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3.【示例】:季斯预戒汶上百姓,修堤盖屋。不三日,果然天降大雨,汶水泛滥,鲁民~。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八回

4.【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尚书·说命中》:“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出处《传·襄公十一年》春秋时,晋悼公当了国君以后,想重振晋国的威名,像他的先祖晋文公一样,称霸诸侯。这时,郑国是一个小国,一会儿和晋结盟,一会儿又归顺楚国。晋悼公很生气,公元562年,他集合了宋、鲁、卫、刘等11国的部队出兵伐郑。邻简公兵败投降,给晋国送去大批礼物,计有兵车一百辆,乐师数名,一批名贵乐器和十六个能歌善舞的女子。晋悼公很高兴,把这些礼物的一半赏赐给魏绛,说:“魏绛,是你劝我跟戎、狄和好,又安定了中原各国;八年来,我们九次召集各国诸侯会盟。现在我们和各国的关系,就象一曲动听的乐曲一样和谐。郑国送来这么多礼物,让我和你同享吧!”魏绛说:“能和狄、戎和好相处,这是我们国家的福气,大王做了中原诸侯的盟主,这是凭您的才能,我出的力是微不足道的。不过,我希望大王在安享快乐的时候,能够多考虑一些国家的未来。《尚书》里说:“在安定的时候,要想到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危险;您想到了,就会有所准备,有所准备,就不会发生祸患。’我愿意用这些话来提醒大王!”

有备无患患得患失失之交臂臂有四肘肘腋之下下不为例例直禁简简丝数米米已成炊炊沙作糜糜烂不堪堪以告慰慰情胜无无一不备备位充数数一数二二三其德德厚流光光前启后后不僭先先人后己己溺己饥饥不择食食不下咽咽苦吐甘甘之如饴饴含抱孙孙庞斗智智勇兼全全军覆没没世不忘忘乎其形形具神生生不逢时时不再来来之不易易于反手手下留情情不可却却之不恭恭而有礼礼为情貌貌似强大大中至正正中下怀怀丸操弹弹丝品竹竹报平安安不忘危危于累卵卵与石斗斗丽争妍妍姿艳质质伛影曲曲不离口口不二价价值连城城下之盟盟山誓海海不扬波波光鳞鳞鳞次栉比比众不同同休共戚戚戚具尔尔汝之交交口同声声东击西西台痛哭哭丧着脸脸无人色色丝虀臼臼头深目目下十行行不从径径一周三三三两两两世为人人一己百百万雄兵

词典名字:

有备无患

词典发音:

yǒu bèi wú huàn

国语辞典

有备无患 yǒubèi-wúhuàn

[preparedness ensures security;if one is prepared he will be safe] 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疏漏或祸患

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书·说命中》

基本解释

有备无患[ yǒu bèi wú huàn ]

⒈  凡事有准备,方可免后患

《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文明小史·第四三回》:「虽然现今没有事情,然而我们总是防备的好。自古道:『有备无患』。」

防患未然 未雨绸缪

临渴掘井


引证解释

⒈  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灾祸。

左传·襄公十一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唐 元稹 《李光颜加阶制》:“不教人战,是谓弃之;有备无患,可以应卒。”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彭尚书奏折》:“彼即挟诈背盟,我亦有备无患。”
郭沫若洪波曲》第五章六:“我们做稳当一点总好,有备无患啦。”

成语解释

有备无患

【解释】患:祸患,灾难。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

【出处】《尚书·说命中》:“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示例】季斯预戒汶上百姓,修堤盖屋。不三日,果然天降大雨,汶水泛滥,鲁民~。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八回

【近义词】未雨绸缪、防患未然、有恃无恐

【反义词】措手不及、临阵磨枪、临渴掘井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网络解释

有备无患

  • 有备无患是一个汉语成语,
  • 拼音是:yǒu bèi wú huàn,
  • 释义:是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