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善

词典解释: fú shàn 1.谓服用美好。 2.服膺善言﹑善行。 3.佩服﹑顺从别人的长处。国语辞典注音 ㄈㄨˊ ㄕㄢˋ  拼音 fú shàn聽從善言。▶ 漢.劉向《說苑.卷二○.反質》:「君子則益恭,細人則益倨,我以自備,恐有細人之心也。」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9186页 第6卷 1203

词典名字:

服善

词典发音:

fú shàn

国语辞典
1.谓服用美好。 2.服膺善言﹑善行。 3.佩服﹑顺从别人的长处。
基本解释

服善[ fú shàn ]

⒈  听从善言。

汉·刘向《说苑·卷二〇·反质》:「君子服善则益恭,细人服善则益倨,我以自备,恐有细人之心也。」

引证解释

⒈  谓服用美好。

汉 刘向 《说苑·反质》:“赵简子 乘敝车瘦马,衣羖羊裘,其宰进諫…… 简子 曰:‘吾非不知也。吾闻之:君子服善则益恭,细人服善则益倨。我以自备,恐有细人之心也。’”

⒉  服膺善言、善行。

宋 叶适 《叶君墓志铭》:“君读书通古今,以伦类治家,使之服善而成材。”
清 袁于令 《西楼记·私契》:“我説像他口气,这个人是极不服善的。”

⒊  佩服、顺从别人的长处。 元 无名氏 《广客谈》:“赵松雪 偶得 米海岳 《壮怀赋》二卷,中闕数行,因取刻本摹写,以补其闕,凡易五七纸,终不能及,乃嘆曰:‘今不逮古多矣。’遂以刻本补完之。

松雪翁 名重天下,真欲追踪 晋 唐,犹且服善不矜如此。”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四:“或者过於服善,不思可否,欲求完美,反致气格不纯。”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服善

  • 服善,fú shàn,出自《说苑·反质》,.谓服用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