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不保夕
zhāo bù bǎo xī
◎ 朝不保夕 zhāobùbǎoxī
[be in a precarious state] 早晨不能保证晚上命运如何。形容形势非常严峻,很难维计
朝不保夕[ zhāo bù bǎo xì ]
⒈ 早上难保晚上仍平安无事。比喻情况危急难保。也作「朝不保暮」。
引《南齐书·卷四〇·武十七王传·竟陵文宣王子良传》:「建武以来,高、武王侯居常震怖,朝不保夕,至是尤甚。」
《旧唐书·卷一七七·崔慎由传》:「胤所悦者阘茸下辈,所恶者正人君子,人人悚惧,朝不保夕。」
英语at dawn, not sure of lasting to evening (idiom); precarious state, imminent crisis, living from hand to mouth
德语am Morgen nicht wissen, was der Abend bringt , in großer Ungewißheit leben (Sprichw)
法语(expr. idiom.) ne pouvoir prévoir le matin ce qui adviendra le soir, se trouver dans une situation critique
⒈ 见“朝不保暮”。
朝不保夕
【解释】早晨不能知道晚上会变成什么样子或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
【出处】晋·李密《陈情表》:“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示例】这通告示,轰动了整个固始城,津津乐道,竟似忘了身在危城,~。(高阳《清宫外史》上册)
【近义词】危在旦夕、岌岌可危
【反义词】安然无恙、高枕无忧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形势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