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版水印

词典解释

又称“木刻水印”。中国传统的刻版印刷方法之一。以水墨及颜料在木刻版上刷印,用以复制书画作品。唐宋时期流行单色刷印,至明末发展为彩色套印,印版犹如饾饤,故明人称“饾版”。分勾描、刻版、刷印三道工序。

词典名字:

木版水印

词典发音:

mù bǎn shuǐ yìn

国语辞典
我国传统的刻版印刷方法之一,因用水墨和颜料在木刻版上刷印,故称。主要用以复制书法绘画等艺术作品。唐宋流行单色刷印,至明末发展为彩色套印,有如饾饤,故明人称为饾版。分钩描﹑刻版﹑刷印三道工序。现代版画家也运用这种技法创作版画。也称木刻水印。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我国传统的刻版印刷方法之一,因用水墨颜料木刻版上刷印,故称。主要用以复制书法绘画等艺术作品。 唐 宋 流行单色刷印,至 明 末发展为彩色套印,有如餖飣,故 明 人称为 餖版。分钩描、刻版、刷印三道工序。现代版画家也运用这种技法创作版画。也称木刻水印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木版水印 (中国古代彩色版画印刷术)

  • 木版水印(古代彩色版画印刷术)水印字画是中国传统特有的版画印刷技艺。它集绘画、雕刻和印刷为一体,根据水墨渗透原理显示笔触墨韵,既可用以创作体现自身特点的艺术作品,也可逼真地复制各类中国字画。木版水印字画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远在唐代,单色木版印刷已经具有相当水平。明末以十竹斋为代表的“饾版”、“拱花”等套色叠印,表明技术有了更大的进步。由于这项技艺始终基于手工进行,所以中国目前纯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继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