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牛

词典解释: mù niú 1.古代一种运载工具。即独轮车。 2.一种耕具。 3.一种攻城器械。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5729页 第4卷 661

词典名字:

木牛

词典发音:

mù niú

国语辞典
  • 古代一种运载工具。即独轮车。
  • 一种耕具。
  • 一种攻城器械。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一种运载工具。即独轮车。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 復出 祁山,以木牛运。”
    《旧五代史·梁书·末帝纪下》:“木牛暂息,则师人有乏爨之忧;流马尽行,则丁壮有无聊之苦。”
    清 宋聚业 《题南阳旅壁》诗:“时来一夕收铜马,事去经年运木牛。”

    ⒉  一种耕具。

    清 李调元 《南越笔记·木牛》:“木牛者,代耕之器也。以两人字架施之,架各安轆轤一具,轆轤中繫以长绳六丈,以一铁环安绳中,以贯犂之曳鉤,用时,一人扶犂,二人对坐架上,此转则犂来,彼转则犂去,一手而有两牛之力,耕具之最善者也。”
    郑观应 《盛世危言·技艺》:“江慎修 先生制木牛耕田,以木驴代步。”

    ⒊  一种攻城器械。

    戴名世孑遗录》:“贼奋力攻城,以巨絙联木板,藏其下,负以趋,名曰木牛。”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木牛

  • 木牛流马,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分为木牛与流马。史载建兴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诸葛亮在北伐时所使用,其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为蜀国十万大军提供粮食。不过,确实的方式、样貌现在亦不明,对其亦有不同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