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筏

词典解释

用长木料捆扎成的筏子

用木材结成的筏子。

《宋史·职官志五》:“ 汴河 上下锁, 蔡河 上下锁,掌收舟船木筏之征。”《元史·塔思传》:“ 塔思 命造木筏,遣 汶上 达鲁花赤 刘拔都儿 将死士五百,乘筏进击。” 明 沉德符 《野获编·河漕·关陕三边饷道》:“即今盐船木筏,往来无滞。” 清 周亮工 《张林宗先生传》:“水灌城,先生急取所著诗文若干卷,自负之,至其内弟 和玉炙 家,结木筏登之。”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不过第一要紧的是赶快派一批大木筏去,把学者们接上高原来。”

词典名字:

木筏

词典发音:

mù fá

国语辞典

木筏 mùfá

[raft;wooden craft] 用长木料捆扎成的筏子

基本解释

木筏[ mù fá ]

⒈  以木材扎成船板形,飘浮水面,用来运货。也作「木排」、「木伐」。

三国演义·第一〇二回》:「令人扎木筏百余只,上载草把,选惯熟水手五千人驾之。」

木排

英语wooden raft, log raft

德语Floß aus Holz (S)​

法语radeau de bois

引证解释

⒈  用木材结成的筏子。

《宋史·职官志五》:“汴河 上下锁, 蔡河 上下锁,掌收舟船木筏之征。”
《元史·塔思传》:“塔思 命造木筏,遣 汶上 达鲁花赤拔都儿 将死士五百,乘筏进击。”
明 沉德符 《野获编·河漕·关陕三边饷道》:“即今盐船木筏,往来无滞。”
清 周亮工 《张林宗先生传》:“水灌城,先生急取所著诗文若干卷,自负之,至其内和玉炙 家,结木筏登之。”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不过第一要紧的是赶快派一批大木筏去,把学者们接上高原来。”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木筏 (交通工具)

  • 木筏,即用长木材捆扎成的木排,是一种简易的水上交通工具。材质多为高大乔木的枝干。
  • 中国有悠久的航海及造船的历史。考古证明,至少在7000年前,中国已能制造竹筏、木筏和独木舟。最早的竹筏是由多根竹竿捆扎而成的竹排,沿江河顺流而下,也可以用桨、橹、篙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