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舌

词典解释: mù shé1.指木质的铃舌。 2.喻指不言之舌。 3.犹结舌,闭口不说话。 4.一种病症。舌头肿胀木硬。国语辞典注音 ㄇㄨˋ ㄕㄜˊ  拼音 mù shé1. 木製的舌狀物,置於木鐸內,搖動時因震動而可發出聲音。2. 比喻緘默不語。▶ 《後漢書.卷六一.黃瓊傳》:「忠臣懼死而杜口,萬夫怖禍而。」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5732页 第4卷 664

词典名字:

木舌

词典发音:

mù shé

国语辞典
1.指木质的铃舌。 2.喻指不言之舌。 3.犹结舌,闭口不说话。 4.一种病症。舌头肿胀木硬。
基本解释

木舌[ mù shé ]

⒈  木制的舌状物,置于木铎内,摇动时因震动而可发出声音。

⒉  比喻缄默不语。

《后汉书·卷六一·黄琼传》:「忠臣惧死而杜口,万夫怖祸而木舌。」

引证解释

⒈  指木质的铃舌。

《书·胤征》“遒人以木鐸徇於路” 孔 传:“木鐸,金铃木舌。”

⒉  喻指不言之舌。

《太平广记》卷二二引 唐 吕道生 《定命录·张冏藏》:“僕不远千里裹粮非徒行耳,必谓明公有以见教,而含木舌,不尽勤勤之意耶?”

⒊  犹结舌,闭口不说话。

《后汉书·黄琼传》:“言之者必族,附之者必荣,忠臣惧死而杜口万夫怖祸而木舌,塞陛下耳目之明,更为聋瞽之主。”

⒋  一种病症。舌头肿胀木硬。

《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木舌》:“木舌心脾积热成,肿胀木硬证多凶。”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木舌

  • 舌肿满口,坚硬不能转动。多因心火过盛,或心脾积热,火热上冲所致。
  • 木舌
  • 病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六。又名死舌。本病多由心脾积热上冲所致。症见舌肿,渐胀塞满口,肿硬而不柔和。《婴童百问》:“舌者,心之候,脾之脉络于舌也,脏腑壅滞,心脾积热,热气上冲,故令舌肿,渐渐肿大,塞满口,是为木舌。”《赤水玄珠》卷三:“舌肿硬而不柔和,挺然胀满或出口者为木舌。”《医学纲目》卷十七:“木舌者,舌肿粗大,渐渐肿硬满口,不急治,即塞杀人也。”治宜泻火解毒。用凉膈散加减。热毒炽盛,舌肿硬痛,不能言语者,宜清心凉血解毒。用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等加减。由其他原因导致者,应审证求因,辨证用药。《景岳全书》卷二十六:“忽肿木而硬者,谓之木舌,皆上焦热壅故也。惟宜砭针刺去其血为上策,及内服清胃降火之剂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