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名社

词典解释

文学社团。1925年结社于北京。成员有鲁迅、台静农、韦素园、李霁野、曹靖华等。编印有《未名丛刊》《莽原》半月刊、《未名》半月刊和《未名新集》丛书。偏重翻译介绍俄罗斯文学名著和苏维埃文学理论与创作。1928年一度被警察厅查封。1931年秋后因经济困难而解体。鲁迅曾称它是“一个实地劳作,不尚叫嚣的小团体”。

词典名字:

未名社

词典发音:

wèi míng shè

国语辞典
二十年代文学团体名。1925年成立于北京,因主办《未名丛刊》﹑《未名》半月刊,故称。初由鲁迅创始,后得其大力支持。主要成员有韦素园﹑李霁野﹑曹靖华等。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二十年代文学团体名。1925年成立于 北京,因主办《未名丛刊》、《未名》半月刊,故称。初由 鲁迅 创始,后得其大力支持。主要成员有 韦素园、李霁野、曹靖华 等。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曹靖华译<苏联作家七人集>序》:“未名社一向设在 北京,也是一个实地劳作,不尚叫嚣的小团体。”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未名社

  • 未名社现代文学团体。1925年8月成立于北京。由鲁迅发起,成员为鲁迅、韦素园、韦丛芜、李霁野、台静农、曹靖华6人。后王菁士、李何林曾一度参加过该社工作。
  • “未名”,是“还未想定名目”的意思。其时鲁迅正为北京北新书局编辑专收译文的《未名丛刊》 ,遂以“未名”为社名,丛刊改归该社发行。后该社又编辑出版《未名新集》 ,专收社员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