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字

词典解释: běn zì 一个字通行的写法与原来的写法不同,原来的写法就称为,如‘掰’的是‘擘’,‘搬’的是‘般’,‘喝’(喝酒)的是‘欱’。国语辞典注音 ㄅㄣˇ ㄗˋ  拼音 běn zì一個字通行的寫法和本義的字形不同,原來的字形稱為「」。有別於假借字、俗字、別字等。如耑,為「端」的。▶ 《詩經.小雅.六月》:「薄伐玁狁,以奏膚公。」▶ 漢.毛亨.傳:「公,功。」可知功為,公為功的借字。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5776页 第4卷 708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2页

词典名字:

本字

词典发音:

běn zì

国语辞典

本字 běnzì

[the original form of a character, as opposed to its present form] 一个字通行的写法与原来的写法不同,原来的写法就称为本字,如“燃”的本字是“然”

基本解释

本字[ běn zì ]

⒈  一个字通行的写法和本义的字形不同,原来的字形称为「本字」。有别于假借字、俗字别字等。如耑,为「」的本字。汉·毛亨·传:「公,功。」可知功为本字,公为功的借字。

《诗经·小雅·六月》:「薄伐?狁,以奏肤公。」

英语original form of a Chinese character

引证解释

⒈  原来的字。

唐 颜师古 《匡谬正俗·逢》:“逢 姓者,盖出于 逢蒙 之后,读当如其本字,更无别音。”
清 顾茂才 《释名略例》:“《释名》之例可知也,其例有二焉,曰本字、曰易字是也……本字者何也?则‘冬曰上天,其气上腾,与地絶也’。以上释上,如此之属一也。”

⒉  “”是“”的借字,“功”是本字。

如《诗·小雅·六月》:“以奏肤公。”
龚自珍 《古史钩沉论》三:“今夫《易》、《书》、《诗》、《春秋》之文,十五用假借焉,其本字盖罕矣。”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本字

  • 本字,指原来的字;表示本义的字。语出唐 颜师古 《匡谬正俗·逢》:“ 逢姓者,盖出于逢蒙之后,读当如其本字,更无别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