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萨克

词典解释

亦作“扎萨克”。官名。蒙古语音译,“执政”之意。清代对蒙古族住区各旗旗长的称谓。由蒙古的王、贝勒、贝子、公、台吉等贵族充任,管理一旗的军事、行政和司法,受理藩院和将军、都统节制。下设协理台吉二人至四人,助理旗务,官属有管旗章京、副章京、参领、佐领和骁骑校等。

词典名字:

札萨克

词典发音:

zhá sà kè

国语辞典
蒙语的音译。源出"札撒"一词,意为"支配者"﹑"尊长"。清代蒙古地区旗长的称呼。内属蒙古各旗一般不设,外藩蒙古各旗由清政府就旗内王公中委派一人充任,直隶理藩院,受中央监督。解放后只保留旗的称谓,相当于县,取消札萨克,设旗长。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蒙语的音译。源出“札撒”一词,意为“支配者”、“尊长”。 清 代 蒙古 地区旗长的称呼。内属 蒙古 各旗一般不设,外藩 蒙古 各旗由 清 政府就旗内王公中委派一人充任,直隶理藩院,受中央监督。解放后只保留旗的称谓,相当于县,取消札萨克,设旗长。

《清史稿·兵志一》:“内外蒙古 之兵,设旗编次略同八旗。每旗设札萨克一人,汗、王、贝勒贝子、公、台吉为之。”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札萨克

  • 札萨克,官名,蒙古语“执政官”的意思,是一种清朝主要对蒙古族和满族人授予的军事、政治官职爵位。清代将蒙古族住区分设为若干旗,每旗旗长称为札萨克,由蒙古的王、贝勒、贝子、公、台吉等贵族充任,管理一旗的军事、行政和司法,受理藩院和将军、都统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