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

词典解释: (1898-1948) : 散文家、诗人。原名自华,江苏扬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曾参加文学研究会。1922年参与组织中国新诗社,创办《诗》月刊。1931年留学英国。回国后编辑《文学季刊》杂志。1948年曾参加拒绝美援面粉宣言的签名活动。著有长诗《毁灭》,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有《全集》。国语辞典注音 ㄓㄨ ㄗˋ ㄑㄧㄥ  拼音 zhū zì qīng人名。(西元1898~1948)字佩弦,浙江紹興人。北京大學畢業,英國倫敦大學研究。曾任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系主任,一生致力於文學的創作與研究,長於散文。著有背影、經典常談、詩言志辨等。

词典名字:

朱自清

词典发音:

zhū zì qīng

国语辞典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朱自清

  •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 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