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

词典解释

1.见“杂咏”。

2.亦作“杂咏”。谓随事吟咏。常用作诗题。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莪洲公诗》:“古体如《杂咏》云:‘日出羣动作,日入羣动息。’”《诗刊》1977年第9期:“冬夜杂咏赞品德,要学红叶透底红。”

词典名字:

杂咏

词典发音:

zá yǒng

国语辞典
1.见"杂咏"。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见“杂咏”。亦作“杂咏”。谓随事吟咏常用作诗题。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莪洲公诗》:“古体如《杂咏》云:‘日出动作日入动息。’”
《诗刊》1977年第9期:“冬夜杂咏赞品德,要学红叶透底红。”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杂咏

  • 杂咏是指王维《杂诗三首》。亦作“ 杂咏 ”。谓随事吟咏。常用作诗题。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莪洲公诗》:“古体如《杂咏》云:‘日出羣动作,日入羣动息。’”《诗刊》1977年第9期:“冬夜杂咏赞品德,要学红叶透底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