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拌儿

词典解释: zá bàn ér1.多种类相杂混合的食品。如:糖。2.比喻各种杂事的集萃。如:趣闻。国语辞典注音 ㄗㄚˊ ㄅㄢˋㄦ (變)ㄗㄚˊ ㄅㄚˋㄦ  拼音 zá bàr1. 以各種乾果攙雜在一處,為年節的食品。2. 由數種菸葉攙和而成的葉子菸。

词典名字:

杂拌儿

词典发音:

zá bàn ér

国语辞典

杂拌儿 zábànr

(1) [mixed preserved fruits]∶多种类相杂混合的食品

杂拌儿糖

(2) [mixture; hotchpotch]∶比喻各种杂事的集萃

杂拌儿趣闻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杂拌儿

  • 杂拌儿是一种表示吉祥的象征物。传统节日民俗之一。流行于北京地区,夏历春节,将一些表吉利的干果掺在一起放在一大盒内供食用,故称。老北京过大年时,家家户户守岁时必吃的小食品。一提“杂拌儿”年轻人不明白是什么样的食品,街市上没见过有卖的呀?旧京时的“杂拌儿”,其实是由花生、胶枣、栗子、桃脯、蜜枣等果品掺在一起拌和而成,装在宋代时已有内装细果的“果子盒”中,即美味,又美观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