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牌军

词典解释: zá pái jūn 1.指国民党军队中"中央军"之外的其他派系的军队。国语辞典注音 ㄗㄚˊ ㄆㄞˊ ㄐㄩㄣ  拼音 zá pái jūn非正統軍系的軍隊。▶ 如:「這支雜牌軍的素質低劣,怎能出兵作戰?」

词典名字:

杂牌军

词典发音:

zá pái jūn

国语辞典
指国民党军队中"中央军"之外的其他派系的军队。
基本解释

杂牌军[ zá pái jūn ]

⒈  非正统军系的军队。

如:「这支杂牌军的素质低劣,怎能出兵作战?」

引证解释

⒈  指国民党军队中“中央军”之外的其他派系的军队。

毛泽东 《放手发展抗日力量,抵抗反共顽固派的进攻》:“在中央军和杂牌军中,应该广泛地展开统一战线的工作,即交朋友的工作。”
茅盾子夜》十:“沙市、宜昌 一带,杂牌军和红军变做了猫鼠同穴而居。”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杂牌军

  • 杂牌军:词语
  • 杂牌军:电视剧
  • 杂牌军:历史小说
  • 杂牌军 (词语)

  • 杂牌军,是指区别于某一军队嫡系部队的旁系部队,是国家军队不统一时期的产物。在内战频仍的时代,多数军队都有嫡庶之分,民国时期更甚。冯玉祥第二集团军时期,唐生智第四集团军时期,刘湘川军、何键湘军,等等,在其部队序列中,都有嫡系与旁系之分。随着国军在大陆的崩溃,一直和蒋军嫡系并存的杂牌部队,有的被解放军歼灭,有的起义投诚,有的逃到台湾后被遣散或被彻底改造,杂牌军的历史划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