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言

词典解释: zá yán 1.杂谈。汉刘向《说苑》有《》篇。 2.不纯正的言论。 3.即诗。国语辞典注音 ㄗㄚˊ ㄧㄢˊ  拼音 zá yán雜談、漫談。▶ 晉.陶淵明〈歸園田居〉詩五首之二:「想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

词典名字:

杂言

词典发音:

zá yán

国语辞典
1.杂谈。汉刘向《说苑》有《杂言》篇。 2.不纯正的言论。 3.即杂言诗。
基本解释

杂言[ zá yán ]

⒈  杂谈、漫谈。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诗五首之二:「想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引证解释

⒈  杂谈。

晋 陶潜 《归田园居》诗之二:“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⒉  不纯正的言论。

元 吴海 《书祸》:“所以多者,皆诸子百氏,外家杂言,异端邪説。”

⒊  即杂言诗。参见“杂言诗”。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至於三六杂言,则出自篇什。”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上》:“余歷考 汉、魏、六朝、唐 人诗,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近体排律絶句,乐府皆备有之。”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杂言

  • 杂言,读音zá yán,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不纯正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