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韦娘

词典解释: dù wéi niáng1.唐歌女名。唐教坊用为曲名。 2.借指名妓。 3.词牌名。宋人借唐旧曲另翻慢词,双调,一百零九字,仄韵。 4.曲牌名。属南曲仙吕宫。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用作引子。

词典名字:

杜韦娘

词典发音:

dù wéi niáng

国语辞典
1.唐歌女名。唐教坊用为曲名。 2.借指名妓。 3.词牌名。宋人借唐旧曲另翻慢词,双调,一百零九字,仄韵。 4.曲牌名。属南曲仙吕宫。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用作引子。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唐 歌女名。 唐 教坊用为曲名。

唐 刘禹锡 《赠李司空妓》诗:“高髻云鬟宫样粧,春风一曲《杜韦娘》。”

⒉  借指名妓。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杜韦娘 不似旧时,带围清减了瘦腰肢。”

⒊  词牌名。 宋 人借 唐 旧曲另翻慢词双调,一百零九字,仄韵。

⒋  曲牌名。属南曲仙吕宫。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用作引子。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杜韦娘

  • 杜韦娘,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以杜安世《杜韦娘·暮春天气》为正体,双调一百零九字,前段九句四仄韵,后段十句五仄韵。另有双调一百零九字,前后段各十句、五仄韵变体。代表作品有无名氏《杜韦娘·华堂深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