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柳

词典解释: qǐ liǔ 杨柳科。落叶灌木。先开花后长叶。叶对生。耐湿,耐碱,生长在中国黄河流域,为固沙、保土造林树种。枝条柔嫩,可编箱、筐等。国语辞典注音 ㄑㄧˇ ㄌㄧㄡˇ  拼音 qǐ liǔ植物名。楊柳科柳屬,叢生灌木。枝延長,葉對生或輪生,呈狹橢圓形或長橢圓形。花雌雄異株,葇荑花序,春季開花,花暗紫綠色。枝條可用來編織器物。產於我國江蘇及河南等省。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5855页 第4卷 787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022页

词典名字:

杞柳

词典发音:

qǐ liǔ

国语辞典
  • 木名。落叶乔木,枝条细长柔韧,可编织箱筐等器物。也称红皮柳。
  • 基本解释

    杞柳[ qǐ liǔ ]

    ⒈  植物名。杨柳科柳属,丛生灌木。枝延长,叶对生轮生,呈狭椭圆形或长椭圆形。花雌雄异株,葇荑花序,春季开花,花暗紫绿色。枝条可用来编织器物。产于我国江苏及河南等省。

    引证解释

    ⒈  木名。落叶乔木,枝条细长柔韧,可编织箱筐等器物。也称红皮柳。

    孟子·告子下》:“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杞柳为桮棬。”
    晋 孙楚 《登楼赋》:“杞柳绸繆,芙蓉吐芳,俯依青川,仰翳朱杨。”
    宋 黄庭坚 《乙未移舟出》诗:“安能诡随人,曲折作杞柳。”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杞柳

  • 杞柳(拉丁学名:Salix integra)为杨柳科、柳属灌木。生于山地河边、湿草地等。主要分布于河北燕山部分、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东部及东南部。
  • (概述图参考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