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

词典解释: yáng méi 双子叶植物,科。中国著名水果。常绿乔木。叶倒披针形或长倒卵形。雌雄异株。核果球形,外表有乳头状突起。果肉深红或紫红色,酸甜多汁,可生食或加工成果酱、果汁、果酒、蜜饯等。叶含芳香油,可提取香料。国语辞典注音 ㄧㄤˊ ㄇㄟˊ  拼音 yáng méi1. 植物名。楊梅科楊梅屬,常綠喬木。生暖地,高約六至七公尺。葉橢圓,互生,花小,單性。果實夏熟,形如彈丸,有多數小顆粒,成熟時色紅紫,味甘酸,可食,樹皮可製染料。分布於日本、菲律賓、臺灣及大陸地區兩廣、福建、湖南、江蘇、浙江等 地。或稱為「鶴頂紅」、「洋桑葚兒」。2. 鄉鎮名。楊梅鎮的簡稱。見「楊梅鎮」條。

词典名字:

杨梅

词典发音:

yáng méi

国语辞典

杨梅 yángméi

[red bayberry] 杨梅属(Myrica)常绿灌木或乔木,叶子狭长,花褐色,雌雄异株。果实表面有粒状突起,紫红色或白色,味酸甜,可以吃

基本解释

杨梅[ yáng méi ]

⒈  植物名。杨梅科杨梅属,常绿乔木。生暖地,高约六至七公尺。叶互生,长倒卵形至长椭圆形,背面疏被金黄色线体。花小,单性。果实夏熟,球形,外果皮由多数囊状体密生而成,成熟时呈红紫色,味甘酸,可食用,树皮可制染料。分布于日本、菲律宾、台湾及中国大陆。

⒉  地名。隶属于桃园市,面积约八十九平方公里,位于桃园冲积扇南部,有纵贯线公路、铁路通过。

引证解释

⒈  常绿乔木,叶互生,长椭圆形,花褐色,雌雄异株。核果球形,表面有粒状突起,味酸甜,可食。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梬枣杨梅,樱桃蒲陶……罗乎后宫。”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二·杨梅》:“杨梅,树叶如龙眼及紫瑞香。冬月不凋,二月开花结实,形如楮实子,五月熟。”
清 陈淏子 《花镜·花果类考·杨梅》:“每遇雨肥水渗下,则结实必大而甜,若以桑树接杨梅则不酸。”

⒉  这种植物的果实。

李白 《叙旧赠江南宰陆调》诗:“江 北荷花开, 江 南杨梅熟。”
清 王士禛 《广州竹枝》诗之三:“杏子枇杷都上市,玉盘三月有杨梅。”
老舍 《二马》第三段七:“晚上 李子荣 来了,给 马老先生 买了一把儿香蕉,一小筐儿杨梅。”

⒊  方言。草莓。

⒋  见“杨梅疮”。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杨梅 (杨梅科杨梅属植物)

  • 杨梅:属于木兰纲、杨梅科、杨梅属小乔木或灌木植物,又称圣生梅、白蒂梅、树梅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在中国华东和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区均有分布。杨梅原产中国浙江余姚,1973年余姚境内发掘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遗址时发现杨梅属花粉,说明在7000多年以前该地区就有杨梅生长。该属有50多个种,中国已知的有杨梅、白杨梅、毛杨梅、青杨梅和矮杨梅,经济栽培主要是杨梅。
  • 杨梅枝繁叶茂,树冠圆整,初夏又有红果累累,十分可爱,是园林绿化结合生产的优良树种。孤植、丛植于草坪、庭院,或列植于路边都很合适;若采用密植方式来分隔空间或起遮蔽作用也很理想。经济用途果味酸甜适中,既可直接食用,又可加工成杨梅干、酱、蜜饯等,还可酿酒,有止渴、生津、助消化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