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剧

词典解释

戏曲剧种。流行于浙江杭州、嘉兴、余杭一带。20世纪20年代由杭州等地的曲艺宣卷发展而成。初名“武林班”,1950年改今名。主要曲调有念佛调、武林调、大陆板等,伴奏乐器有木鱼、三弦、二胡等。

词典名字:

杭剧

词典发音:

háng jù

国语辞典

杭剧 hángjù

[Hangzhou opera] 流行于浙江杭州的戏曲剧种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地方戏名。旧名武林班”。此剧系由 杭州 等地曲艺发展而成,流行于 浙江省 杭嘉湖 一带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杭剧

  • 杭剧,杭州的地方传统戏曲剧种。一度流行于杭州、嘉兴、湖州一带水乡和苏南等地。起源于杭州曲艺宣卷,从诞生到衰败仅半个世纪。1923年正式搬上舞台演出后,在杭、沪、甬一带广为流传,抗日战争以前尤为兴旺。杭剧《银瓶》、《李慧娘》等均影响巨大,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田汉曾这样评论杭剧:“与北昆相比,各有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