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干

词典解释: shù gàn 1.亦作""。 2.树的主体部分;树身。国语辞典注音 ㄕㄨˋ ㄍㄢˋ  拼音 shù gàn樹木的主要枝幹。▶ 如:「老榕樹的樹幹上布滿凸起的瘤。」

词典名字:

树干

词典发音:

shù gàn

国语辞典

树干 shùgàn

[trunk;stock] 树的主茎

基本解释

树干[ shù gàn ]

⒈  树木的主要枝干

如:「老榕树的树干上布满凸起的瘤。」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树榦”。树的主体部分;树身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榕》:“榕树南海 桂林 多植之,叶如木麻,实如冬青,树榦拳曲,是不可以为器也。”
杨朔赤道雪》:“我能认识的只有‘木布郁’树,树干粗得出奇,十几个人连起胳臂,也抱不过来。”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树干

  • 树干是树的重要组成部分,树干具有木质特性,多应用于家具制造、建筑材料等
  • 树干分为五层。
  • 第一层是树皮。树皮是树干的表层,可以保护树身,并防止病害入侵。
  • 第二层是韧皮部。这一层纤维质组织把糖分从树叶运送下来。
  • 第三层是形成层。这一层十分薄,是树干的生长部分,所有其他细胞都是自此层而来。
  • 第四层是边材。这一层把水分从根部输送到树身各处,此层通常较心材浅色。
  • 第五层就是心材。心材是老了的边材,二者合称为木质部。树干绝大部分都是心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