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行

词典解释

1.谓按次序排列成行。

2.巡视。

词典名字:

案行

词典发音:

àn xíng

国语辞典
谓按次序排列成行。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谓按次序排列成行。

《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车案行,骑就队。”
李周翰 注:“言车骑各案次第以为行。”

⒉  巡视。

汉书·盖宽饶传》:“宽饶 初拜为司马……冠大冠,带长剑,躬案行士卒庐室,视其饮食居处。”
《三国志·魏志·陈矫传》:“车驾尝卒至尚书门, 矫 跪问帝曰:‘陛下欲何之?’帝曰:‘欲案行文书耳。’”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七:“﹝ 贾黄中 ﹞尝知 金陵,一日案行府寺,覩一隙舍扃鐍甚严,公怪之,因发钥,得宝货数十巨积。”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案行

  • 案行,汉语词汇,常见于文言文,意为按次序排列成行;也指官员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