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蚕

词典解释

亦称“家蚕”。昆虫纲,鳞翅目,蚕蛾科。幼虫(俗称“蚕儿”)有13个环节,胸腹部有足8对;体色青白或微红,有斑(普通斑、虎斑等)或无斑(素蚕)。以桑叶为主要饲料。一般经4次蜕皮,成熟时停食,吐丝作茧。茧可缫丝。在茧内化蛹,蛹羽化成蛾,破茧而出。成虫有足3对,翅2对,体被白色鳞毛。以卵越冬。养蚕起源于中国。四川、浙江、江苏、广东等地为我国桑蚕茧的主要产区。

词典名字:

桑蚕

词典发音:

sāng cán

国语辞典

桑蚕 sāngcán

[silkworm] 蚕蛾幼虫,吃桑叶,在化蛹前吐出作茧用的大量丝质是重要的纺织原料。亦称“家蚕”

桑蚕丝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采桑养蚕。

《汉书·五行志中之下》:“皇后桑蚕以治祭服,共事天地宗庙。”
《资治通鉴·汉王莽始建国二年》:“嬪妇桑蚕、织紝、纺绩补缝。”
清 唐甄 《潜书·宗孟》:“尧 舜 之治无他,耕耨是也,桑蚕是也,鸡豚狗彘是也。”

⒉  吃桑叶的蚕。通称家蚕。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蚕桑传入之始》:“女闻其言,密求其种,以桑蚕之子置帽絮中。”
宋 范成大 《上元吴中节物排谐体三十二韵》:“桑蚕春茧劝,花蝶夜蛾迎。”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桑蚕

  • 家桑蚕(Bombyx mori L.)是一种以桑叶为食料的鳞翅目泌丝昆虫,属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 蚕蛾科 蚕蛾属桑蚕种。栽桑养蚕的主要目的物是蚕茧和丝绸,蚕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 4 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 每一个发育阶段的不同部位及其代谢物都有广泛的药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