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螵蛸

词典解释

中药名。亦称“螳螂子”。螳螂科动物大刀螂(Tenodera sinensis)、薄翅螳螂(Mantis religiosa)、小刀螂(Statilia maculata)或巨斧螳螂(Hierodula patellifera)等的卵鞘。性平、味甘咸,功能补肾、固精,主治遗精早泄、遗尿、小便频数等。本品含糖蛋白、脂蛋白、脂肪等成分。

词典名字:

桑螵蛸

词典发音:

sāng piāo shāo

国语辞典
螳螂科动物缀在桑枝上的卵鞘。可作中药,主治遗精﹑早泄﹑遗尿等症。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螳螂科动物缀在桑枝上的卵鞘。可作中药,主治遗精早泄遗尿等症。

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一·螳蜋》:“桑螵蛸生桑枝上,螳蜋子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桑螵蛸

  • 桑螵蛸,中药名。为螳螂科昆虫大刀螂Tenodera sinensisi Saussure、小刀螂Statilia maculata(Thurlberg)或巨斧螳螂Hierodula patellifera(Servi11e)的干燥卵鞘。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团螵蛸”、“长螵蛸”及“黑螵蛸”。具有固精缩尿,补肾助阳之功效。常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小便白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