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文

词典解释: huán wén 1.春秋五霸中齐桓公与晋文公的并称。国语辞典注音 ㄏㄨㄢˊ ㄨㄣˊ  拼音 huán wén春秋五霸中齊桓公與晉文公的合稱。▶ 《孟子.梁惠王上》:「仲尼之徒,無道之事者。」▶ 《後漢書.卷七一.皇甫嵩傳》:「上顯忠義,下除凶害,此之事也。」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6032页 第4卷 964

词典名字:

桓文

词典发音:

huán wén

国语辞典
1.春秋五霸中齐桓公与晋文公的并称。
基本解释

桓文[ huán wén ]

⒈  春秋五霸中齐桓公与晋文公的合称。

《孟子·梁惠王上》:「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后汉书·卷七一·皇甫嵩传》:「上显忠义,下除凶害,此桓文之事也。」

引证解释

⒈  春秋 五霸中 齐桓公 与 晋文公 的并称。

《孟子·梁惠王上》:“仲尼 之徒,无道 桓 文 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
后汉书·皇甫嵩传》:“上显忠义,下除凶害,此 桓 文 之事也。”
李白 《经乱离天恩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诗:“节制非 桓 文,军师拥熊虎。”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桓文

  • 桓文,汉语词语,解释为春秋五霸中齐桓公和晋文公的并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