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

词典解释

北宋诗人。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安徽宣州)人。宣城古名宛陵,故世称梅宛陵。少时应进士不第。历任州县官属。中年后赐进士出身,授国子监直讲,官至都官员外郎。论诗注重政治内容,对宋初以来的靡丽文风表示不满。在写作技巧上重视细致深入,认为:“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见《六一诗话》所作颇致力于反映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风格力求平淡,盖欲以矫靡丽之习,但有时不免流于板滞。对宋代诗风的转变影响很大,甚受陆游、刘克庄等人的推崇。有《宛陵先生文集》

词典名字:

梅尧臣

词典发音:

méi yáo chén

国语辞典
(1002-1060)北宋诗人。字圣俞,宣州宣城(古名宛陵,今属安徽)人。历任地方小官,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重视写作技巧,主张“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南宋刘克庄、陆游等均受其影响。有《宛陵先生集》。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梅尧臣

  •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