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

词典解释: méi dú 旧称“杨梅疮”。由螺旋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性病。主要通过性关系传染。先天性是孕妇传给胎儿引起的。一般螺旋体感染后3-4周,在外生殖器部位发生硬下疳(一期);感染2-3个月左右,可出现斑疹、丘疹及腋、颈、腹股沟部表浅淋巴结肿大(二期);一、二期称为早期,应从速治疗;否则可侵犯心血管等组织脏器,形成晚期,甚至危及生命。国语辞典注音 ㄇㄟˊ ㄉㄨˊ  拼音 méi dú病名。一種性病。病原體是螺旋體,潛伏期約三星期。症狀是先在局部(皮膚或黏膜)發生潰瘍,第二期則產生全身性紅疹,第三期則造成循環系統及中樞神經系統發生病變。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6115页 第4卷 1047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881页

词典名字:

梅毒

词典发音:

méi dú

国语辞典

梅毒 méidú

[syphilis] 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后天患者 95%由性交引起,先天者由孕妇传给胎儿,病原体为梅毒螺旋体,临床病程分三期,持续多年,可侵害许多器官和组织

基本解释

梅毒[ méi dú ]

⒈  病名。一种性病。病原体是梅毒螺旋体,潜伏期约三星期。症状是先在局部(皮肤或黏膜)​发生溃疡,第二期则产生全身性红疹,第三期则造成循环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变。

英语syphilis

德语Syphilis (S, Med)​

法语syphilis

引证解释

⒈  性病的一种。病原体是梅毒螺旋体。症状是:初期出现硬性下疳,发生淋巴结肿胀;第二期,出现各种皮疹,个别内脏器官发生病变;第三期,皮肤、黏膜形成梅毒瘤,循环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变。本病可潜伏多年而无任何症状,亦可由孕妇传给胎儿。有的地区叫杨梅疮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梅毒

  • 梅毒是由苍白(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途径传播,临床上可表现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潜伏梅毒和先天梅毒(胎传梅毒)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列为乙类防治管理的病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