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本

词典解释: fàn běn 1.用梵文书写的佛经原本。国语辞典注音 ㄈㄢˋ ㄅㄣˇ  拼音 fàn běn漢譯佛經所根據的梵文本子。早期漢譯佛經所根據的西域文本稱為「胡本」。但在宋以後有些雕板藏經常將胡本改字作。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6097页 第4卷 1029

词典名字:

梵本

词典发音:

fàn běn

国语辞典
1.用梵文书写的佛经原本。
基本解释

梵本[ fàn běn ]

⒈  汉译佛经所根据的梵文本子。早期汉译佛经所根据的西域文本称为「胡本」。但在宋以后有些雕板藏经常将胡本改字作梵本。

引证解释

⒈  用梵文书写的佛经原本。

《法苑珠林》卷三四:“既览旧经,义多紕僻,皆由先度失旨,故不与梵本相应。”
宋 马永卿 《嬾真子》卷二:“显庆 元年正月, 玄奘 法师在 大慈恩寺 翻译西天所得梵本经论。”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十:“﹝ 义浄 ﹞以 天后 证 圣 元年夏还至 河 洛。得梵本经律论近四百部。”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梵本

  • 梵本,拼音是fàn běn,汉语词语,是用梵文书写的佛经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