棼丝

词典解释

乱丝。语本《左传·隐公四年》:“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立之朝廷,则乱剧於棼丝,引用駑庸,以为党援,而望风向草偃。” 宋 陆游 《寓叹》诗:“俗心浪自作棼丝,世事元知似弈棋。” 何其芳 《忆昔》诗:“善治棼丝除谬论,宛如今日著新篇。”

词典名字:

棼丝

词典发音:

fén sī

国语辞典
乱丝。语本《左传.隐公四年》:"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乱丝。

语本《左传·隐公四年》:“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
葛洪 《抱朴子·审举》:“立之朝廷,则乱剧於棼丝,引用駑庸,以为党援,而望风向草偃。”
陆游 《寓叹》诗:“俗心浪自作棼丝,世事元知似弈棋。”
何其芳 《忆昔》诗:“善治棼丝除谬论宛如今日著新篇。”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棼丝

  • 棼丝,汉语词汇。
  • 拼音:fén sī
  • 释义:乱丝
  • 鲁大夫众仲对鲁隐公说:「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晋·杜预注:「丝见棼缊,益所以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