椽子

词典解释: chuán zi 1.放在檩子上架屋面板和瓦的条木。国语辞典注音 ㄔㄨㄢˊ ˙ㄗ  拼音 chuán zi古代建築中用以支撐房頂與屋瓦的木條。▶ 《儒林外史.第四七回》:「裡頭換梁柱,釘,木工還不知要多少。」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6268页 第4卷 1200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202页

词典名字:

椽子

词典发音:

chuán zǐ

国语辞典

椽子 chuánzi

[rafter] 屋顶斜木中的一种

基本解释

椽子[ chuán zi ]

⒈  古代建筑中用支撑房顶与屋瓦的木条。

儒林外史·第四七回》:「里头梁柱,钉椽子,木工还不知要多少。」

英语beam, rafter

德语Sparren, Dachsparren (S, Arch)​

法语chevron

引证解释

⒈  放在檩子上架屋面板和瓦的条木。

左传·桓公十四年》“大宫之椽” 杨伯峻 注:“今谓之椽子,木条用以支持房顶而托灰与瓦者。”
德龄 《瀛台泣血记》一:“这所书房上面的椽子和横梁全部雕着许多金碧辉煌彩饰。”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椽子

  • 椽子是屋面基层的最底层构件,垂直安放在檩木之上。屋面基层是承接屋面瓦作的木基础层,它由椽子、望板、飞椽、连檐、瓦口等构件所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