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集注

词典解释

书名。《楚辞》注本。南宋朱熹集注。《楚辞章句》原为十七卷,熹删去《七谏》等四篇,增入贾谊作品两篇,编为八卷。注释简明扼要,时出己见,如说《九章》为后人所辑,非一时之作等,颇为后世研究者所信从。但也有些意见近于臆测,并杂有理学思想。附有《辨证》二卷,评驳旧注。又删定晁补之所编《续楚辞》《变离骚》二书,为《楚辞后语》六卷,其中录有荀卿至吕大临之作凡五十二篇。有影印南宋端平间刊本。

词典名字:

楚辞集注

词典发音:

chǔ cí jí zhù

国语辞典
《楚辞》注本。南宋朱熹集注。《楚辞章句》原为十七卷,此书删去《七谏》等四篇,增入西汉贾谊作品二篇,编为八卷。其注释简明精当,多数观点为后世研究者所认同。另附有《辨证》二卷。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楚辞集注

  • 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赋体。
  • 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 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并且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注本繁多,其中“楚辞集注”是研究楚辞的最佳善本。
  •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毛泽东赠送了一套《楚辞集注》给田中角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