櫑具

词典解释

即櫑具剑。

词典名字:

櫑具

词典发音:

léi jù

国语辞典
  • 即櫑具剑。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即櫑具剑。 汉武帝 末,郡国盗贼群起, 暴胜之 为直指使者督课勃海,时 隽不疑 为郡文学, 胜之 闻其贤,遣吏请与相见。 不疑 冠进贤冠,带櫑具剑,佩环玦,褒衣博带盛服门上谒。后遂以“櫑具”作为学官典故参见“櫑具剑”。

    宋 苏轼 《次韵钱舍人病起》:“殿门明日逢王傅,櫑具争先看 不疑。”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櫑具

  • 古代剑名。木柄上有蓓蕾形的玉饰等,古称櫑具。《汉书·隽不疑传》:“不疑冠进贤冠,带櫑具剑。”晋灼注:“古长剑首以玉作井鹿卢形,上刻木作山形。如莲花初生未敷时。今大剑木首,其状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