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室

词典解释: cì shì1.古地名。春秋时鲁邑﹐在今山东省峄县东南。 2.借指之女。 3.指妾。国语辞典注音 ㄘˋ ㄕˋ  拼音 cì shì妾。▶ 《金史.卷五.海陵本紀》:「命庶官許求二人,百姓亦許置妾。」亦作「次房」。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9419页 第6卷 1436

词典名字:

次室

词典发音:

cì shì

国语辞典
1.古地名。春秋时鲁邑﹐在今山东省峄县东南。 2.借指次室之女。 3.指妾。
基本解释

次室[ cì shì ]

⒈  妾。也作「次房」。

《金史·卷五·海陵本纪》:「命庶官许求次室二人,百姓亦许置妾。」

引证解释

⒈  古地名。 春秋 时 鲁 邑,在今 山东省 峄县 东南。

王充 《论衡·实知》:“鲁侯 老,太子弱, 次室 之女倚柱而啸,由老弱之徵,见败乱之兆也。”

⒉  借指 次室 之女。按, 汉 刘向 《列女传》作“漆室”。

汉 王符 《潜夫论·释难》:“是以 次室 倚立而叹啸, 楚 女揭幡而激王。”

⒊  指妾。

《金史·海陵纪》:“己丑,命庶官许求次室二人,百姓亦许置妾。”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次室

  • 次室是汉语词语,读音为cì shì,意思是春秋时鲁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