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塞

词典解释: kuǎn sāi1.叩塞门。谓外族前来通好。国语辞典注音 ㄎㄨㄢˇ ㄙㄞˋ  拼音 kuǎn sài叩塞門而來降。▶ 《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海外殊俗,重譯,請來獻見者,不可勝道。」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9431页 第6卷 1448

词典名字:

款塞

词典发音:

kuǎn sāi

国语辞典
叩塞门。谓外族前来通好。
基本解释

款塞[ kuǎn sài ]

⒈  叩塞门而来降。

《史记·卷一三〇·太史公自序》:「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

引证解释

⒈  叩塞门。谓外族前来通好。

《史记·太史公自序》:“海外殊俗重译款塞。”
裴駰 集解引 应劭 曰:“款,叩也。皆叩塞门来服从也。”
唐 卢群 《淮西席上醉歌》:“江河 潜注息浪,蛮貊款塞无尘。”
徐渭 《赠梁尚书公序》:“近时筹边者,谓西虏既已款塞称臣,曳驹牧以仰乞於中国。”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款塞

  • 款塞,汉语词汇。
  • 拼音:kuǎn sāi
  • 释义:叩塞门。谓外族前来通好。指异族诚意来到边界归顺,与“寇边”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