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卒

词典解释

战国时魏国经过考选和训练的步兵。魏国考选步兵,凡身穿“三属之甲”,手执“十二石之弩”,背负“箙矢五十个”,荷戈,带三日粮食,能在半天中跑一百里路者,才得中选。中选者称武卒,免除全户徭役,并给予田宅。见《荀子·议兵》《汉书·刑法志》:“魏惠(即魏惠王)以武卒奋。”

词典名字:

武卒

词典发音:

wǔ zú

国语辞典
  • 战国魏国按规定标准选拔的步兵。
  • 指军队、士兵。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战国 时 魏国 按规定标准选拔的步兵。

    ⒉  指军队、士兵。

    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 夫差 ﹞及其抗衡上国,与 晋 争长,都城屠於 勾践,武卒散於 黄池。”
    李白 《大猎赋》:“又命建夔鼓,励武卒。”
    唐顺之 《重修泾县儒学记》:“汉 兴,立博士,置辟雍桥门观听,縉绅动色蕃夷武卒莫不受经。”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武卒

  • 武卒:战国时魏国的兵制
  • 武卒:汉语词汇
  • 武卒:百度知道头衔
  • 武卒 (汉语词汇)

  • 汉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夫差)及其抗衡上国,与晋争长,都城屠于勾践 ,武卒散于黄池。” 唐 李白《大猎赋》:“又命建夔鼓,励武卒。”明 唐顺之《重修泾县儒学记》:“汉兴,立博士,置辟雍,桥门观听,缙绅动色,蕃夷武卒莫不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