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蛮

词典解释

汉时对分布在今湘西、鄂西南等地民族的总称。因汉初于其地置武陵郡而得名。主要从事农业,擅长织染。东汉至宋,其在沅江上游五溪地区的,又称五溪蛮。

词典名字:

武陵蛮

词典发音:

wǔ líng mán

国语辞典
  • 时对分布在今西、西南等地区少数民族的总称。因其地为武陵郡,故名。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汉 时对分布在今 湘 西、 鄂 西南等地区少数民族总称。因其地为 武陵郡,故名。

    后汉书·桓帝纪》:“武陵蛮 寇 江 陵,车骑将军 冯緄 讨,皆降散。”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武陵蛮 (东汉少数民族)

  • 武陵蛮,是中国活动在武陵郡的少数民族,出自三国志中的武陵蛮夷造反作乱,后被黄盖使计平息了战乱。活动区域在今湖南西部至贵州东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