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家纾难

词典解释

毁:破坏,毁坏;纾:缓和,解除。捐献所有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

1.【解释】:毁:破坏,毁坏;纾:缓和,解除。捐献所有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

2.【出自】:《左传·庄公三十年》:“斗穀于菟为令尹,自毁其家以纾楚国之难。”

3.【示例】:某等愿从众志,~,兴复宋室。 ◎清·吴趼人《痛史》第二十五回

4.【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大敌当前~的英雄豪杰实在令人敬仰。

毁家纾难难上加难难乎为情情不可却却之不恭恭而有礼礼为情貌貌似强大大中至正正中下怀怀丸操弹弹丝品竹竹报平安安不忘危危于累卵卵与石斗斗丽争妍妍姿艳质质伛影曲曲不离口口不二价价值连城城下之盟盟山誓海海不扬波波光鳞鳞鳞次栉比比众不同同休共戚戚戚具尔尔汝之交交口同声声东击西西台痛哭哭丧着脸脸无人色色丝虀臼臼头深目目下十行行不从径径一周三三三两两两世为人人一己百百万雄兵兵不厌权权倾中外外刚内柔柔声下气气义相投投井下石石人石马马上功成成一家言言三语四四不拗六六亲不和和光同尘尘垢秕糠糠秕在前前仆后继继古开今今夕何夕夕寐宵兴兴云致雨雨丝风片片云遮顶顶名冒姓姓甚名谁谁是谁非非亲非故故人之意意义深长长久之计计上心头头一无二二三其德德厚流光光前启后后不僭先

词典名字:

毁家纾难

词典发音:

huǐ jiā shū nàn

国语辞典
  • 语出《左传•庄公三十年》:“斗谷於菟为令尹,自毁其家,以纾楚国之难。”
  • 亦作:毁家纾国
  • 基本解释

    毁家纾难[ huǐ jiā shū nàn ]

    ⒈  倾出所有家产以解救国难。语本唐·钱珝〈代史馆王相公谢令枢密使宣谕奸邪表〉:「惟当竭诚启沃戮力弼谐,尽毁家纾难之谋,继图国忘身之策。」也作「毁家纾国」。

    《左传·庄公三十年》:「斗谷於菟为令尹,自毁其家以纾楚国之难。」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毁家紓国”。

    语出《左传·庄公三十年》:“鬭穀於菟 为令尹,自毁其家,以紓 楚国 之难。”
    杜预 注:“毁,灭;紓,缓也。”
    《宋史·度宗纪》:“容臣归省偏亲,誓当趋事赴功,毁家紓难,以赎门户之愆。”
    郭孝成 《民国各团体之组织》:“昔 卜式 输财助边, 子文 毁家紓难,卒达其望治之目的。”
    《晋书·石苞传》:“今司徒位当其任,乃心王事,有毁家紓国,乾乾匪躬之志。”
    钱谦益 《清文华殿中书房办事大理寺右寺副汪镳授儒林郎制》:“夫毁家紓国,大臣之有事;急病让夷,君子之所贵。”

    成语解释

    毁家纾难

    【解释】毁:破坏,毁坏;纾:缓和,解除。捐献所有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

    【出处】《左传·庄公三十年》:“斗穀于菟为令尹,自毁其家以纾楚国之难。”

    【示例】某等愿从众志,~,兴复宋室。 ◎清·吴趼人《痛史》第二十五回

    【近义词】精忠报国、舍身为国

    【反义词】损公肥私、自私自利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网络解释

    毁家纾难

  • 毁家纾难,汉语成语。
  • 拼音:huǐ jiā shū nàn
  • 指不惜捐献所有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解救国难的大义行为。
  • 出自 《左传·鲁庄公三十年(公元前664年)》:秋,申公鬬班杀子元(子元,楚文王之弟。杜预注云:申,楚县,楚僭号,县尹皆称公),斗谷于菟为令尹(即令尹子文,其身世以及其名字来历,详见《左传.鲁宣公四年》),自毁其家,以纾楚国之难(杜预注:毁,灭;纾,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