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员鼓

词典解释: máo yuán gǔ1.鼓名。为古代传入中国的扶南﹑天竺乐器。

词典名字:

毛员鼓

词典发音:

máo yuán gǔ

国语辞典
1.鼓名。为古代传入中国的扶南﹑天竺乐器。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鼓名。为古代传入 中国 的 扶南、天竺 乐器。

《旧唐书·音乐志一》:“毛员鼓,似都曇鼓而稍大。”
文献通考·乐九》:“毛员鼓,其制类曇而大, 扶南 天竺 之乐器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四章第五节:“三四八年, 天竺 送给 前凉 音乐一部,乐器有凤首、箜篌琵琶五弦、笛、铜鼓、毛员鼓、都昙鼓等。”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毛员鼓

  • 毛员鼓是一种双面拍打的腰鼓,其演奏方法与和鼓大致相同,但鼓身比和鼓略短。唐乐中多见龟兹乐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