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人

词典解释: mín rén 1.人民﹐百姓。国语辞典注音 ㄇㄧㄣˊ ㄖㄣˊ  拼音 mín rén人民、百姓。▶ 《漢書.卷二二.禮樂志》:「今海內更始,歸本。」▶ 《文選.李斯.上書秦始皇》:「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乎也。」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9404页 第6卷 1421

词典名字:

民人

词典发音:

mín rén

国语辞典
人民﹐百姓。
基本解释

民人[ mín rén ]

⒈  人民、百姓。

《汉书·卷二二·礼乐志》:「今海内更始,民人归本。」
《文选·李斯·上书秦始皇》:「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民人也。」

引证解释

⒈  人民,百姓。

《诗·大雅·瞻卬》:“人有土田,女反有之。人有民人,女覆夺之。”
《孟子·滕文公上》:“五穀熟而民人育。”
《史记·燕召公世家》:“召公 卒,而民人思 召公 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
新唐书·狄兼谟传》:“岁旱饥,发粟脤济,民人不流徙。”
范仲淹 《上执政书》:“安可取民人膏血之利,輟军国急难之备。”
清 林则徐 《拟谕英吉利国主檄》:“凡内地民人,贩鸦片食鸦片者,皆应处死。”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民人

  • 民人,汉语词汇。
  • 拼音:mín rén
  • 释义:1、人民,百姓。2、民人,户政名。清代民人皆编入民籍, 亦称编民、齐民,或称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