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主义

词典解释: mín zú zhǔ yì ①把本民族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并将这种利益置于其他民族利益之上。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处理民族关系、民族问题的原则、纲领和政策。是资产阶级民族观的核心。它以民族矛盾掩盖阶级矛盾,搞民族压迫和民族分裂,是一种民族利己主义。 ②孙中山提出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的内容之一。原义是主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后在十月革命的影响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提出对外反对帝国主义、自求解放,对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国语辞典注音 ㄇㄧㄣˊ ㄗㄨˊ ㄓㄨˇ ㄧˋ  拼音 mín zú zhǔ yì1. 以一個民族組織一個國家的主義。凡一國有數種民族,則相互維繫,以同化為一個群體;若一個民族散在數國,則相互聯絡,而吸聚為一個群體。2. 國父倡行的三民主義之一。目的在求中國各民族的自由平等,一方面抵抗外族的侵略,一方面使境內各民族一律平等;進而扶助弱小民族,使他們都達到國際平等的地位。

词典名字:

民族主义

词典发音:

mín zú zhǔ yì

国语辞典
  • 资产阶级对于民族的看法及其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民族运动中,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运动中,民族主义有一定的进步性。但资产阶级把本民族的利益实际上就是本民族中资产阶级的利益放在其他民族的利益之上,歧视、压迫其他民族,制造民族纠纷,并企图以民族斗争掩盖阶级斗争,这是民族主义反动的一面。
  • 三民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参见“三民主义 ”。
  • 基本解释

    民族主义[ mín zú zhǔ yì ]

    ⒈  以一个民族组织一个国家的主义。凡一国有数种民族,则相互维系,以同化为一个群体;若一个民族散在数国,则相互联络,而吸聚为一个群体。

    ⒉  国父倡行的三民主义之一。目的在求中国各民族的自由平等,一方面抵抗外族的侵略,一方面使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进而扶助弱小民族,使他们都达到国际平等的地位。

    引证解释

    ⒈  资产阶级对于民族的看法及其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民族运动中,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运动中,民族主义有一定的进步性。但资产阶级把本民族的利益实际上就是本民族中资产阶级的利益放在其他民族的利益之上,歧视、压迫其他民族,制造民族纠纷,并企图以民族斗争掩盖阶级斗争,这是民族主义反动的一面。

    ⒉  三民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参见“三民主义”。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民族主义 (意识形态运动)

  • 民族主义,即指以自我民族的利益为基础而进行的思想或运动。美国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民族主义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应该被看作是一种思想状态。”英国学者爱德华·卡尔认为:“民族主义通常被用来表示个人、群体和一个民族内部成员的一种意识,或者是增进自我民族的力量、自由或财富的一种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