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形式

词典解释

各个民族的文学艺术在表现本民族社会生活的长期过程中,逐渐形成起来的具有本民族文化心理积淀、体现其审美方式和欣赏习惯的艺术形式。它主要表现在创造文艺作品所使用的艺术手段以及作品的结构、体裁和表现手法等方面。民族形式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随着社会生活、社会思想的发展,随着文学艺术的发展并不断吸取其他民族文艺形式的优点,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词典名字:

民族形式

词典发音:

mín zú xíng shì

国语辞典
  • 适合于反映本民族的社会生活,符合本民族人民的欣赏习惯,具有本民族文化心理、品格、气质特点的艺术表现形式。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适合反映民族的社会生活,符合本民族人民的欣赏习惯,具有本民族文化心理品格气质特点艺术表现形式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民族形式

  • 民族形式是指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表现形式。它是在民族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的改变而不断变化。处在同一种社会形态下的各民族,由于他们的语言文字和文化传统的不同,又各自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济和政治形式。在文化艺术方面,民族形式表现尤为明显。正是因为各民族的特点各异,因此必须注意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各民族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和各民族经济、文化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