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华

词典解释


俗称“水花”,又称“藻花”。淡水水体中某些蓝藻类过度生长的水污染现象。主要由于氮、磷等生物营养物质过多所致。蓝藻大量发生时,水面形成一层厚厚的绿色藻层,会释放毒素——湖靛,能毒杀鱼类。藻类死亡、腐败、分解后,消耗大量水中溶解氧,会使水体产生恶臭。某些工业有机废水、生活污水和农田化肥流失进入水体,都可引起水华的发生。
水华(1916—1995)。中国电影导演、编剧。原名张毓番,湖北钟祥人,生于南京。曾就读于上海复旦大学。抗战时期参加抗敌演剧二队。1940年去延安,任鲁迅艺术学院教员。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任东北鲁艺文工团团长。建国后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执导的影片有《白毛女》《林家铺子》《革命家庭》《在烈火中永生》《伤逝》等。

词典名字:

水华

词典发音:

shuǐ huá

国语辞典
见"水花"。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见“水花”。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水华 (自然生态现象)

  • 水华(Algal Blooms)指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主要由于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含有大量氮、磷的废污水进入水体后,蓝藻(又叫蓝细菌,包括微囊藻、鱼腥藻、颤藻、念珠藻、蓝球藻、发菜等)、绿藻、硅藻等大量繁殖后使水体呈现蓝色或绿色的一种现象。也有部分的水华现象是由浮游动物——腰鞭毛虫引起的。“水华”现象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就有记载。另外,海水中若出现类似现象(一般呈红色)则称为赤潮。水华的防控措施主要有打捞、絮凝除藻和生物控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