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注

词典解释: shuǐ zhù 1.文具名。专供注水于砚的盛水器。以玉石或陶瓷制成。 2.《水经注》的省称。国语辞典注音 ㄕㄨㄟˇ ㄓㄨˋ  拼音 shuǐ zhù一種把水滴進硯臺的文具。通常以玉、石、陶、瓷等製成。亦稱為「硯滴」。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7320页 第5卷 865

词典名字:

水注

词典发音:

shuǐ zhù

国语辞典
1.文具名。专供注水于砚的盛水器。以玉石或陶瓷制成。 2.《水经注》的省称。
基本解释

水注[ shuǐ zhù ]

⒈  一种把水滴进砚台的文具。通常以玉、石、陶、瓷等制成。

引证解释

⒈  文具名。专供注水于砚的盛水器。以玉石或陶瓷制成。参阅 宋 龙大渊 《古玉图谱·文房部》、 明 高濂 《遵生八笺·水注》。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宾退杂识》:“与此同购者, 商 爵一, 汝窑 水注一。”
《花月痕》第九回:“﹝ 秋痕 ﹞瞧那桌上的一个白玉水注,两三个古砚……乱堆在靠窗这边。”

⒉  《水经注》的省称。

清 恽敬 《<坚白石斋诗集>序》:“是故 秦 权 汉 尺,以为质古;《山经》《水注》,以为博雅。”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水注

  • 宣德年间受外来影响烧造的一种青花瓷器,阿拉伯人常以此净手或浇花用。长颈、鼓肩、圈足,口一侧附弯形流,另一侧自口至肩附曲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