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闸

词典解释: shuǐ zhá 1.修建在堤坝中用以调节水位﹑控制流量的闸门。国语辞典注音 ㄕㄨㄟˇ ㄓㄚˊ  拼音 shuǐ zhá用以調節水位,控制水流流量的閘門。▶ 《宋史.卷三○三.魏瓘傳》:「築州城環五里,疏東江門,鑿東西澳為水閘,以時啟閉焉。」

词典名字:

水闸

词典发音:

shuǐ zhá

国语辞典

水闸 shuǐzhá

[sluice;water gate] 装有阀门或闸门以阻止或调节水流的人工过水通道

基本解释

水闸[ shuǐ zhá ]

⒈  用以调节水位,控制水流流量的闸门。

《宋史·卷三〇三·魏瓘传》:「筑州城环五里,疏东江门,凿东西澳为水闸,以时启闭焉。」

引证解释

⒈  修建在堤坝中用以调节水位、控制流量的闸门。

《宋史·魏瓘传》:“﹝ 魏瓘 ﹞凿东西澳为水闸,以时启闭焉。”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十七:“水闸,开闭水门也……如遇旱涸,则撒水灌田,民赖其利。又得通济舟楫,转激碾磑,实水利之总揆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水闸

  • 修建在河道和渠道上利用闸门控制流量和调节水位的低水头水工建筑物。关闭闸门可以拦洪、挡潮或抬高上游水位,以满足灌溉、发电、航运、水产、环保、工业和生活用水等需要;开启闸门,可以宣泄洪水、涝水、弃水或废水,也可对下游河道或渠道供水。在水利工程中,水闸作为挡水、泄水或取水的建筑物,应用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