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
词典解释:
古县名。东汉顺帝改彘县置。治今山西霍州市。北魏太平真君中并入禽昌,正始初复置,移治仇池壁(今洪洞赵城镇东北),北魏末复迁今霍州市。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名霍邑。
郡名。北魏建义元年(528年)置。治永安(今霍州市)。辖境相当今山西霍州、洪洞两市县地。隋开皇初废。
州名。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置。治今广西蒙山。辖境相当今蒙山地。1914年改蒙山县。1851年太平军攻克此城,为起义后占领的第一个州城;次年春突围北上。
市名。在福建省三明市东南部、沙溪上游。鹰厦铁路纵贯。明置县。1984年改设市。人口30.9万(城镇12.6万,1996年)。富水力及林、矿(煤)资源。工业有冶金、电力、化纤、水泥、机械等。农产以稻、小麦、甘薯、花生为主,并产香菇、笋干等。手工艺品以“贡川草席”著名。名胜有桃源洞、贡川城堡、安贞堡、鳞隐石林。
年号。(1)吴景帝年号(258—264)。(2)晋惠帝年号(公元304年)。(3)北凉沮渠蒙逊年号(401—412)。(4)北魏孝庄帝年号(528—530)。(5)西夏崇宗年号(1098—1100)。
国语辞典
1.长久稳固。 2.永远安定;永远安宁。
引证解释
⒈ 长久稳固。
引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然其规矩制度,上应星宿,亦所以永安也。”
⒉ 永远安定;永远安宁。
引明 刘基 《悦茂堂诗》序:“使世之为人牧者,怀其民如上人之怀其菊也,天下其永安也。”
鲁迅 《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网络解释
永安 (原福建省省会、福建省三明市代管县级市)
永安(英文:Yongan)(古属延平府永安县、漳州府宁洋县)别名“燕城”。永安市隶属福建省三明市,为三明市代管县级市。位于福建省的中西部 ,地处东经116°56′-117°47′,北纬25°33′-26°12′之间。东接大田县,西邻连城县,南毗漳平市、新罗区,北与明溪县、三元区接壤。市中心距福州280公里,离厦门290公里。2013年,永安市总面积2942平方公里,下辖4个街道、8个镇、2个乡、1个民族乡。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GDP)384.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6%。曾获“中国魅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绿色小康县”等称号。2015年被列为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2018年11月,入选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