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下

词典解释

汗流而下。形容惭愧、恐惧或焦急。

汗流而下。形容惭愧、恐惧或焦急。

宋 苏舜钦 《舟中感怀寄馆中诸君》诗:“靦颜於其间,汗下如流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义犬》:“抵郡已暮,及捫腰橐,金亡其半,涔涔汗下。”

词典名字:

汗下

词典发音:

hàn xià

国语辞典
汗流而下。形容惭愧﹑恐惧或焦急。
基本解释

汗下[ hàn xià ]

⒈  汗液流下或滴下。

⒉  形容心中惭愧。

《文选·吴质·答东阿王书》:「申之在三,赧然汗下。」

惭愧

引证解释

⒈  汗流而下。形容惭愧、恐惧或焦急。

苏舜钦 《舟中感怀寄馆中诸君》诗:“靦颜於其间,汗下如流浆。”
蒲松龄聊斋志异·义犬》:“抵郡已暮,及捫腰橐,金亡其半,涔涔汗下。”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汗下

  • 汗流而下。形容惭愧、恐惧或焦急。
  • 宋 苏舜钦 《舟中感怀寄馆中诸君》诗:“靦颜於其间,汗下如流浆。”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义犬》:“抵郡已暮,及扪腰橐,金亡其半,涔涔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