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婆子

词典解释: tāng pó zi 1. [方]∶见“汤壶”。国语辞典注音 ㄊㄤ ㄆㄛˊ ˙ㄗ  拼音 tāng pó zi一種用銅錫製成的扁瓶,內盛熱水,可置於被子裡用以暖腳。▶ 清.徐珂《清稗類鈔.物品類.湯婆子》:「銅錫之扁瓶盛沸水,置衾中以暖腳。宋已有之,蘇東坡致楊君素札云:『送暖腳銅缶一枚,每夜熱湯注滿,塞其口,仍以布單衾裹之,可以達旦不冷。』即指此也。」▶ 《紅樓夢.第五一回》:「他素日又不要湯婆子,咱們那熏籠上暖和,比不得那屋裡炕冷,今兒可以不用。」或稱為「腳婆」、「錫奴」、「湯壺」。

词典名字:

汤婆子

词典发音:

tāng pó zǐ

国语辞典

汤婆子 tāngpózi

[earthware hot-water bottle] 〈方〉∶见“汤壶”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汤婆子

  • 汤婆子,家庭取暖用具,充满热水后放置被窝以提高温度。是一种铜质或磁质的扁扁的圆壶,上方开有一个带螺帽的口子,热水就从这个口子灌进去。有铜质、锡质、陶瓷等多种材质,一般为南瓜形状,小口,盖子内有厣子,防止渗漏。灌足水的“汤婆子”旋好螺帽,再塞到一个相似大小的布袋中放在被窝里,这样晚上睡觉便十分暖和。宋时已有。又称“锡夫人”、“汤媪”、“脚婆”,“烫婆子”.汤婆子之名由来已久。“汤”,古代汉语中指滚水;“婆子”则戏指其陪伴人睡眠的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