沆瀁

词典解释: hàng yǎng 1.水广阔貌。 2.犹荡漾。飘荡起伏。 3.犹荡漾。水波微动。 4.犹荡漾。随风摆动。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7448页 第5卷 993

词典名字:

沆瀁

词典发音:

hàng yàng

国语辞典
  • 水广阔貌。
  • 犹荡漾。飘荡起伏。
  • 犹荡漾。随风摆动。
  • 犹荡漾。水波微动。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水广阔貌。

    晋 左思 《吴都赋》:“泓澄奫潫,澒溶沆瀁;莫测其深,莫究其广。”
    《文选·郭璞<江赋>》:“极望数百,沆瀁皛溔。”
    李善 注:“沆瀁,广大之貌。”
    亦指广阔的水面。 清 钱谦益 《通议大夫兵部右侍郎赠副都御史梅公神道碑铭》:“譬彼骄人, 天吴 罔象,鼓舞相磓,不越沆瀁。”

    ⒉  犹荡漾。飘荡起伏。

    《文选·江淹杂体诗·效阮籍“咏怀”>》:“飘飘可终年,沆瀁安是非?”
    李善 注:“《庄子》曰:‘飘飘蒿下,沆瀁海上,逍遥一也。’”

    ⒊  犹荡漾。水波微动。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吕乡筠》:“﹝老人﹞抽笛吹三声,湖上风动,波涛沆瀁,鱼鳖跳喷。”

    ⒋  犹荡漾。随风摆动。

    宋 朱熹 《秋怀》诗之二:“寂歷候虫悲,沆瀁碧草露。”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沆瀁

  • 沆瀁,汉语词语,意指犹汪洋,水深广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