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泥

词典解释: yóu ní 1.含油的污垢。 2.印泥。国语辞典注音 ㄧㄡˊ ㄋㄧˊ  拼音 yóu ní含有油汙的泥垢。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7529页 第5卷 1074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575页

词典名字:

油泥

词典发音:

yóu ní

国语辞典

油泥 yóuní

[greasy filth;grease] 含油的污垢

基本解释

油泥[ yóu ní ]

⒈  含有油污泥垢

德语Ölschlamm (S)​

法语crasse, cambouis

引证解释

⒈  含油的污垢。

《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众人一看那个蓝布口袋,先恶心了一阵;且不必问他是怎的个式样,就讲那上头的油泥,假如给了剃头的便是使熟了的絶好一条杠刀布。”
老舍 《四世同堂》七九:“他的嗓子,因风雨无阻的吆喝了几十年,已经沙哑,所以手里打着个满是油泥的木梆子。”

⒉  印泥

《上海文学》1984年第3期:“舅不知从哪里摸出一根针,凑近火光,一星儿一星儿地剔着公章上的油泥。”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油泥

  • 油泥主要用于工艺品、五金、塑胶开模、学生雕塑,可循环使用,久置不变质。特点是对温度敏感、微温可软化塑形。工艺品等模型的雕塑,可塑性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