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名

词典解释: fǎ míng 指出家当僧尼或道士后由师父另起的名字。国语辞典注音 ㄈㄚˇ ㄇㄧㄥˊ  拼音 fǎ míng出家為僧、道時另取的名字。▶ 《西遊記.第一回》:「排到你,正當『悟』字。與你起個叫做『孫悟空』,好麼?」▶ 《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今年纔十八歲,妙玉。」或稱為「法號」、「戒名」。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7492页 第5卷 1037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353页

词典名字:

法名

词典发音:

fǎ míng

国语辞典

法名 fǎmíng

[name in religion of a Buddhist priest] 即法号,指出家当僧尼或道士另起的名字

基本解释

法名[ fǎ míng ]

⒈  出家为僧、道时另取的名字。

西游记·第一回》:「排到你,正当『悟』字。与你起个法名叫做『孙悟空』,好么?」
《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

英语name in religion (of Buddhist or Daoist within monastery)​, same as 法號|法号[fa3 hao4]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语。谓皈依佛教后,由法师起的名字。

《法苑珠林》卷八:“与其法名,大曰 法缘,小曰 法綵。”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二:“詔 唃斯罗 前妻赐紫衣师号及法名。”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王树勋》:“树勋 幼入京应试,不售,乃於 广慧寺 为僧,法名 明心。”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我的第一个师父》:“只知道我却由此得到一个法名叫作‘ 长庚 ’。”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法名

  • 法名,宗教语,指和尚或道士出家之后由师傅根据谱排起的名字,是道号和法号的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