泣涕

词典解释: qì tì 1.眼泪。 2.哭泣。国语辞典注音 ㄑㄧˋ ㄊㄧˋ  拼音 qì tì悲傷流淚。▶ 《詩經.邶風.燕燕》:「瞻望弗及,如雨。」▶ 《文選.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獨居不御酒肉,坐臥霑衣。」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7554页 第5卷 1099

词典名字:

泣涕

词典发音:

qì tì

国语辞典
1.眼泪。 2.哭泣。
基本解释

泣涕[ qì tì ]

⒈  悲伤流泪。

《诗经·邶风·燕燕》:「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文选·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独居不御酒肉,坐卧泣涕霑衣。」

引证解释

⒈  眼泪。

《诗·邶风·燕燕》:“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晋 陶潜 《咏贫士》之七:“年飢感仁妻,泣涕向我流。”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独居不御酒肉,坐卧泣涕霑衣。”

⒉  哭泣。

荀子·大略》:“曾子 泣涕曰:‘有异心乎哉!’”
苏舜钦 《答杜公书》:“设丈人有此才,逢此时,而不得此位,则某必当叹息泣涕而相弔。”
戴名世 《先大人诗序》:“自恨无以发名成业,以振先人之盛德与其文章,於是泣涕而书之。”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泣涕

  • 泣涕,汉语词汇,